国务院国资委发文肯定“脱核”供应链金融: 为产业链纾困解难!
发布日期:2025-08-07 03:55 点击次数:172
近期,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刊发《以四个“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 诠释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鲜明特质》一文。不同于此前国资委点赞“催收保理”系转载四川国资委文章,此次文章由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撰写刊发,意义更显特殊!

在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文章认为,中央企业要深入实施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常态化推进产供销对接,在自己所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中加强与各类企业合作。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既能强健行业,也能反哺自身,进一步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中央企业充分发挥自身资金优势,为资金紧张的市场主体提供低息贷款、延期付款等支持,缓解其资金压力。如,鞍钢集团2024年1月联合交通银行推出供应链金融产品“鞍钢融信”,依托数字技术实现订单融资全流程线上化,为下游中小钢厂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2024年1月,鞍钢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与攀钢积微物联联合交通银行成功“鞍钢融信”并实现首笔业务落地。彼时,“鞍钢融信”可获得交通银行产业金融授信40亿元。鞍钢资本牵头搭建了产业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已上线鞍钢惠信、鞍钢融信、供应链票据等产品。
2023年11月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全国工商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
彼时《通知》首次提出脱核供应链金融。《通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支持供应链上民营中小微企业开展订单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业务。
小供认为:脱核供应链金融当然并不等同于脱离核心企业,而是要弱化核心企业确权和信用在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中的作用和比例,发挥场景和数据优势,真正提升供应链金融产品的“普惠性、可得性和便利性”。
根据供应链金融产品的信用来源不同及目前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运营逻辑,小供将供应链金融产品分为:财资供应链金融和场景供应链金融(即脱核供应链金融)。
围绕不同场景,供应链金融产品供给将进一步丰富,在财资领域随着77号文落地:凭证、信用证、票据(含供应链票据)、保理有序发展,在场景创新方面,订单融资、到货融资、信用融资、仓融/途融相互补充。就目前市场竞争形势来看,前者仍在卷“价格”,后者则在卷“技术、服务和认识”。
小供认为,在核心企业的统筹推动、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场景探索加持下,脱核供应链金融将迎来快速发展。
“脱”核凶猛!
大厂垂范、脱核加速!
银行脱核供应链的五大能力!